一场纪念 ,一次告别, 汽车央企70年后再出发!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25位科研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所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2020年,是中国汽车研发走过的第70个年头。作为集中代表国家工业制造综合能力和水平的中国汽车工业,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一路尽显担当,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正持续不断为中国工业发展赋予新的动能。
7月3日是解放研发70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汽车研发的起点
1950年7月3日,我国第一个汽车实验室成立,我国的汽车研发工作正式展开,它承担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任,承载着中国人汽车强国的梦想。
摸着石头过河 怀抱梦想创行
1949年末,毛泽东抵达莫斯科,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争取外援,在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着一辆辆汽车驶下装配线时,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大工厂。”
建设汽车工业被提上日程,成为一五计划的重要项目。
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与苏联外交部维辛斯基部长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就包括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一座综合性的汽车制造厂,该工程也被列入“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首批重点工业项目。
1950年7月3日,经过紧张的筹备,我国第一个汽车实验室终于成立,我国的汽车研发工作正式展开,它承担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任,承载着中国人汽车强国的梦想。面对十分艰苦简陋的工作条件,新中国第一批研发人依然咬紧牙根,埋头苦干,直至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研发条件才大幅改善。
一汽举行奠基典礼,李岚清等六名共产党员抬着刻有毛泽东主席题词的基石进入会场。
1956年,历时6年的筹备、研发,由毛泽东亲自命名的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型载货车成功下线。
它的诞生不仅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拉开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序幕,更是创造了一个产品30年生命周期的历史传奇。
作为当时可大批量生产的唯一品牌,解放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
此后30年间,解放研发人怀抱汽车强国的梦想,在学习、消化苏联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基本形成了自主开发的能力。
使解放CA10/15系列产品由单一品种发展到了3个系列、4个基本车型、30多个品种,产品技术改进1000多项,并先后研发了38种发动机,完成了75个车型设计,提出12个换型方案,成为当时中国载货车最高研发水平的代表。
1957年的汽车造型师
厚积薄发起宏图 激扬青春战犹酣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70年代末期,大量国外进口载货车不断涌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大,国内车企大受冲击。此时解放产品换型升级却迎来机遇,历经30年积累的解放研发人纷纷摩拳擦掌,干劲十足。
发动机设计人员在进行发动机结构设计
解放第二代产品研发工作从1980年7月开始,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自主研发出了具有80年代国际水平的CA141载货车和CA6102发动机。其中采用了许多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部分都是国内首先应用,产品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项。
发动机试验人员在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测试发动机性能。
解放CA141的成功研发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中国民族自主品牌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优秀的品质更使其得以出口至朝鲜、美国、玻利维亚、泰国等地,国车长子再次不负众望。
解放第二代产品——CA141,曾风靡大江南北,还出口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征中续接长征 奋进中保持奋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解放不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进自主研发能力,进行技术储备、人才储备,为后续产品研发创造了良好的开端。1995年5月,历经13年磨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放第三代平头柴油载货车下线,不仅填补了解放平头车的空白,更增强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解放第三代产品车型外观由长头转平头,动力由汽油转为了柴油。
而在中国加入WTO后,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解放自主研发体系的成熟不仅令其得以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更令其迈上了新的台阶。
2002年7月解放第四代产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四大”加强型系列产品投产,使解放由单一的中型载货车产品系列逐渐向重型化结构发展。
解放第四代产品“四大”加强型卡车下线
2004年3月解放研发出以CA6DL奥威柴油机为动力的奥威解放第五代重型载货车,在国内汽车行业和内燃机行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发动机,使中国大马力柴油发动机技术一步跨越二十年,开启了中国重型商用车技术全面升级换代的新时代。
解放第五代产品奥威重卡下线
淬火加钢终成器 叩问初心行路远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自2000年起,国内已有众多商用车制造厂为谋生存加入到了合资、合作行列。解放却一直坚守初心,坚持梦想,拒绝了国外公司丰厚的合作条件,并下定决心要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解放商用车产品。
解放第六代产品J6下线,解放开始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2007年7月,历时整整7年的艰苦研发,解放J6成功问世,产品应用创新技术多达300余项,获国家专利193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项,品质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成功实现了解放品牌自主核心技术与当代国际水平的全面接轨,并成为了第一个代表中国走出国门的高端商用车产品,用行动与成就践行了央企责任,展现了央企担当。
解放第七代产品J7成功下线,对标欧洲产品
面对“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未来发展战略,解放布局深远,对轨国际,2018年4月18月,历经7年打磨,解放J7下线,产品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技术创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中国重卡走向世界一流的里程碑式作品,成为了新一代行业典范。
智能时代,解放创立聚焦智慧物流发展的全新生态品牌——哥伦布。
纵观解放70年的研发之路,可以看到这是一条坚持创业、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坚持发展的科创之路。它不止为推动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注入了技术动能,更为中国企业走科技振兴之路提供了借鉴。
Related Resadings
延伸阅读
﹀
﹀
﹀
再见,总装厂!
梦想在新阵地启航!
GOODBYE
再见,总装厂
完成历史使命
至此有着51年历史的
东风商用车总装厂区全面关停
“再见了,老伙计!”
在生产线上,大家都不舍地告别
干部员工共同记录
最后一辆天锦VR的下线
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悬挂在下线口
见证着一线的功绩与辉煌
工作了40多年的安全员
诉说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忙里偷闲
再看看曾经工作的地方
带上自己改善设计的工具
新的阵地依然有用武之地
整理自己的工具
奔赴新的工作阵地
清理核查完
大家休息时诉说着感悟
五班班长陈龙
最后关上班组休息室的大门
GOODBYE
东风的功臣线
从这里了解东风
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总装厂区
前身为东风公司总装配厂
始建于1969年
先后建成3条整车装配线
其中装配一线建于1971年7月
先后经历了三次升级
作为东风公司和东风商用车
事业发展的“功臣线”
装配一线装配过
东风EQ140、EQ153
以及东风天锦等多种车型
产量居总装厂区三条线之首
装车量曾占东风商用车总量80%以上
这里是展示东风制造形象的窗口,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这里视察,给东风人以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
这里还是东风对外交流的窗口,日产、雪铁龙、沃尔沃、福特、现代等国际知名汽车集团高层就是从这里开始了解东风。
HELLO
你好,装配十线
重卡新工厂
●2011年9月,以打造国际标杆绿色环保生态工厂为目标的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建成,装配八线投产;
● 2019年6月,装配九线建成,实现双班生产,总装三线员工转到这里工作;
● 2019年12月,装配十线建成并试生产。
● 2020年6月,按原定计划,装配一线搬迁到装配十线,至此车辆工厂整体搬迁项目基本完成,结束底盘装配线“一厂两地”的生产模式。
▲驾驶室自动输送装备
▲发动机装配工序随动流水线
最新建成的装配十线是全系列车型装配线,年设计产能6万辆,采取S型三段式布置,工艺总长度443米,首次采用地拖链和板链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可大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消除困难作业。
在智能化方面,工业手机、大屏终端进行员工作业指示,大大提高装配效率,实现装配零差错。
在自动化方面,悬架型螺栓自动拧紧,设备参数自动传输、自动设置、自动上传。
在信息化方面,采用电动定扭工具,重保件信息适时采集,信息化作业指示,全过程扫描控制。
装配一线关停,搬迁到装配十线
标志着东风商用车淘汰落后产能
向打造国际化标杆工厂
成为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
迈出关键一步
关于总装厂的故事
在这个夏天结束了
抹不去的记忆,道不尽的感慨
但是结束即开始,节点即起点
直面未来,一场新的奋斗开始了
见证车辆工厂成长的雄鹰
依然振翅翱翔
搬迁到车辆工厂的十线
也会飞得更高、更远
再见,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坚守梦想,全新启程
创造出新的战绩吧!
70年来,中国汽车从无到有,越来越好
未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只争朝夕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中央企业
将继续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研高峰
用科学技术上的一次又次变革与突破
为我国向世界科技强国奋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央企汽车人,加油!
———— / END /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邓 通